
9月20日,由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李万禄名家研究室共同主办的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谈骨论筋-中西医治疗筋骨疾病推广学习班”圆满落幕。本次学习班特别邀请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吕小娟、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胡亚娟、副院长韩云、副院长黄阿勇等领导出席。此次学习班为中西医协同治疗筋骨疾病领域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与学习平台,吸引了线下60余人现场参会,同时线上覆盖上海、天津、广西、湖北、江苏、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市地区,共计1260人参会。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胡亚娟作开幕致辞。她表示,医院在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通过“名中医山区行·助力基层行动”等项目,持续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播与普及,促进区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此次学习班作为本年度“京西大讲堂”的收官之作,聚焦中西医结合治疗筋骨疾病新理论,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将所学用于实践更好地服务患者。
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吕小娟在会上讲话,她强调门头沟区正在全面推进"健康门头沟"建设,着力构建与区域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希望区中医医院以此次学习班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在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郭伟结合大量临床案例,详解 “新医正骨手法治疗腰痛的临床应用”,从脊柱力学诊疗思路、力学诊断、手法技术、康复训练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正骨手法治疗腰痛的相关理论、方法与保障措施,构建了腰痛治疗的力学诊疗体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张兆杰从理论溯源到临床验证,系统剖析 “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与研究”,为探究疏筋整复手法对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通过相应临床观察与分析,证实该手法在改善患者眩晕症状、纠正寰枢关节错缝及恢复颈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航空总医院罗有明名家研究室主任医师罗素兰传承传统中医智慧,深入解读 “传统中医正骨疗法・罗氏筋伤八法临床解析”,解析传统中医正骨疗法中的罗氏筋伤八法,展现中医正骨的独特优势,强调了罗氏正骨法的传承价值与守正创新意义。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黄阿勇以 “基于筋骨失衡理论探析肩周炎的手法治疗” 为主题,分享筋骨失衡的机理和筋骨辨证方法,为肩周炎的手法治疗提供系统指导。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曹连波针对 “跟骨骨折的治疗策略”主题,阐述了手法治疗与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并结合病例说明,最后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治疗小结,为跟骨骨折治疗提供全面策略。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海焱聚焦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固定方式,结合最新研究数据,讲解固定器具选择与护理要点。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玉鑫则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讲解“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诊疗策略”,内容包含关节镜的治疗,解读《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与非手术治疗指南(2024版)》,以及预防和锻炼方法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王荣国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针刀治疗筋骨病的思路分享”进行讲解,包括从辨虚实、辨气血、辨标本、分期分级分度方面进行辨证,阐述筋伤治疗原则,介绍了中医思维指导下的针刀治疗策略与参考依据。
此次 “谈骨论筋” 学习班的成功举办,既是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推动中医骨伤学科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也为中西医协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不仅提升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治疗筋骨疾病的临床能力,更助力了区域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未来将持续搭建此类高水平学术平台,汇聚中西医智慧,为守护群众骨骼健康、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