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民建丰台区工委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承办的"丰台区医疗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机制创新与路径探索"决策咨询沙龙在北京赤脚医生博物馆举行。30余位政产学研医领域专家齐聚一堂,聚焦医疗AI临床应用的痛点难点,为丰台区医疗AI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宋大迁主持。

医院党委书记彭飞在开场致辞中明确表示,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承办此次沙龙是医院瞄准“AI+中西医结合”赛道的关键布局。AI技术不仅可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更将为中医药经验传承、辨证论治标准化、中西医诊疗方案智能化带来革命性突破。她强调,医院将携手各方探索具有丰台特色与中医智慧的医疗AI发展路径。
前沿对话,数据驱动与生态构建成交点
在演讲环节,专家观点与医院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北京首医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治,分享AI医学从科研到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首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移办公室主任郜文,解析医工融合生态链建设路径。

北京博奥晶方首席科学官郭弘妍,展示"分子版本草纲目"——数据与AI驱动的中医药创新研发计划。

民建丰台区工委副主委韩旭辉,提出构建区域医疗AI创新生态的系统策略。
协同破局,政企医共绘实施路线图

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艾颖系统阐释"十五五"期间医疗AI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机制创新与场景开放推动技术普惠应用,为医院发展注入政策动能。

丰台区人大科教文卫体办公室副主任李楠从法规保障角度探讨创新环境构建。

丰台区疾控首席专家李洁分析AI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场景。

圆桌讨论环节,丰台区科信局副局长薛明、政数局副局长刘玉宾、北京医准智能副总裁曹颖,以及丰台区医调委主任张文生等专家,围绕场景开放、数据安全、产品升级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会者形成医疗AI需从"工具"向"临床伙伴"转型,需建立数据流通规范与法规保障体系等共识。

北京市科协一级巡视员何劲松强调,医疗AI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期待丰台区发挥医疗资源集聚优势,通过机制创新突破产业瓶颈,让技术更好服务民生健康。

民建丰台区工委主委张婕在总结中指出,沙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希望医院持续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

此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丰台区医疗AI产业厘清了发展路径、凝聚了多方共识,更显著提升了医院在区域医疗科技创新生态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