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医学上称维生素D缺乏病。主要发生于 3岁以下的婴幼儿 ,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病原因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D时 ,钙、磷不能很好地吸收 ,使血中的钙、磷减少 ,影响骨质的钙化 ,骨骼因此发生变形。此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睡眠不安 ,夜间好哭 ,出汗较多。由于汗液刺激 ,孩子的头部发痒 ,常在枕头上摩擦 ,以至头后部的头发脱落 ,形成“枕秃”。这种小儿出牙较迟 ,有的 1岁时还不出牙 (正常 6~ 8个月出牙 ) ,坐、站、走都较迟 ,如病情继续发展 ,则出现骨骼系统的症状。由于骨骼钙化发生障碍 ,乃陆续出现骨骼畸形 ,如方颅、鸡胸、“ X”或“ O”型腿。小儿患佝偻病后影响全身的抵抗力 ,患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肺炎等。
[ 预防 ]
让小儿多到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一种胆固醇变成维生素 D。提倡母乳喂养 ,因母乳中含钙、磷比例适宜。小儿在出生后 2周至 1个月左右开始服用维生素 D 2 ,每天口服 40 0单位 ,以后增至 800单位。钙片每次 1片 ,每天 3次。早产、多胎体弱儿 ,生后 1周即可开始补给。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的食物品种增多后 ,可常晒太阳 ,以后一般就可以不服维生素 D 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