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又名“牛皮癣”,其发病率高,易反复,病程较长,因此属于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如果暴饮暴食或者过度劳累,就容易诱发此病。如何才能避免银屑病的困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银屑病有科学的认识是积极防治银屑病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肤损害主要是以丘疹和红斑为主,或覆有鳞屑,或伴有脓疱、关节损害。我国银屑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总体患病率为1.23‰左右。按我国人口近14亿计算,目前患病人数约为170万。银屑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成为当前皮肤科领域内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
哪些因素可引发银屑病 银屑病不能自行痊愈,也不能完全根除,它往往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加重和缓解交替出现。所以我们只有了解和总结银屑病的诱发因素,才可积极地控制它。
1.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在本病中比较常见,并具有遗传倾向。研究显示有家族史的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男性早,有家族史的男性患者发病年龄较无家族史的要早,说明有家族史的患者有早发倾向。
2.环境因素 我国北方冬季气候比较寒冷,春秋季节持续时间比较短暂,空气寒冷干燥,降水较少,银屑病发病率高;而南方则反之。季节方面,银屑病发病率受影响依次为冬、秋、春和夏季,表明气候、季节因素的变换与银屑病发病率的变化基本一致,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3.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是诱发银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等。
4.精神因素 皮肤是人体内部心理活动的表达器官之一,从某种意义来讲,银屑病属于皮肤心身疾病之一。患者的精神因素(如紧张、压力等)、生活质量和病情严重性之间有一定联系。
5.饮食因素 饮酒、吸烟与食用鱼虾等也是银屑病的危险因素。它们能增强炎症反应和酶的释放,从而导致皮损的发生和加重。
6.药物因素 药物是银屑病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主要包括各种抗生素、感冒药、胃药、b-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血脂药等。
7.内分泌因素 研究表明,女性的发病与生理性内分泌变化有关系,如部分患者妊娠期间银屑病皮疹可消退或缓解,分娩后又复发。
银屑病的诊断 在临床上,我们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及好发部位,一般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
1.寻常型银屑病 为临床最多见的一型,皮肤表现为红色炎性丘疹、斑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有点状出血现象(即Auspitz现象)。皮疹形式多样,有点滴状、钱币状者,也有相互融合形成地图状等。患者全身体表各处均可发生皮疹,如头皮、颜面、指(趾)甲、掌跖、黏膜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或复发,至春夏季节减轻或消失,称为冬季型银屑病;另有少数患者的症状在夏季加重,而在冬季减轻或消失,称为夏季型银屑病。经过多种药物治疗或病程较久的患者,其发病的季节性往往不明显。病程一般可分为三期: 进行期 不断有新皮疹出现,与此同时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堆积较厚,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炎症明显,痒感较重。 静止期 病情处于静止阶段,新疹基本不出现,亦不见旧疹消退。 退行期 皮疹炎性浸润渐渐消退,缩小变平,鳞屑逐渐减少,最后皮疹处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或色素沉着。
2.脓疱型银屑病 通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化验可见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并在银屑病基本损害上出现密集的浅在性无菌性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小脓疱。
3.关节型银屑病 该型患者除有银屑病损害外,还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其关节症状往往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
4.红皮病型银屑病 是较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临床表现为剥脱性皮炎。皮肤表现为全身皮损呈弥漫性红色或暗红色,表面附有大量鳞屑不断脱落,其间常伴有小片正常皮岛。患者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 银屑病的治疗 大家都知道银屑病很难根治,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治疗目的就要着眼于安全、有效、长期控制症状,尽可能延长缓解期,延缓和减少复发。 临床上,通常根据银屑病皮损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大小,将银屑病分为:轻度,皮损面积<2%;中度,皮损面积为2%~10%;重度,皮损面积>10%。轻者,特别是寻常型银屑病轻微者,只需要外用药物治疗,且选用不良反应最小的药物。
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就需要联合用药,酌情选用内用药和外用药。
1.常用的内用药物有维A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如MTX)、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抗生素等。
2.在外用药物的选择上,常常按照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的不同阶段,功效由缓和到增效再缓和,浓度由低到高再降低的模式循环。剂型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无刺激的单软膏(凡士林、羊毛脂等),有的仅用粉剂、洗剂,甚至不擦外用药。常用的有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维A酸类(如维A酸乳膏),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外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等。
3.中医中药在防治银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治疗。临床常用清热凉血解毒、清热凉血、活血消斑,养血活血、滋阴润燥的治法进行治疗。
4.物理疗法,包括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VA)、中波紫外线疗法、光动力疗法、沐浴疗法等。
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配合物理治疗,会获得较好的疗效。 如何预防银屑病的发生或复发 现阶段,银屑病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虽然治疗方法多,但只能达到近期临床效果。关于预防,就是针对性地避免一些诱发因素,使银屑病能够可防、可控。
1.预防感染 感染是诱发银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感冒后并发扁桃体炎、气管炎,需要积极治疗,尽量缩短病程,扁桃体反复发炎,与银屑病发作有密切关系。
2.过敏因素 由于饮食、服用药物,或接触某种物质而过敏,常可诱发银屑病的发生,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中发现的过敏物质,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
3.饮食因素 一般对于银屑病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宜饮酒、吸烟及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或发物。如某些海产品、牛羊肉、辛辣食物等。
4.受潮着凉 受风寒侵袭而诱发银屑病的病例较多, 居住环境潮湿、天气寒冷,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冷过热刺激皮肤,居室保持通风干燥。
5.情志因素 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调畅情志,适当缓解压力、消除精神创伤。不宜大喜、大悲、忧伤、恼怒,以免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6.生活因素 平时需穿干净柔软的衣服,定时更换内衣及床单,保持清洁,预防皮肤感染。宜用温水洗澡,禁用强碱性肥皂、洗发水洗浴。同时需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总而言之,因银屑病是很难彻底根治的一种皮肤病,面对银屑病,我们需要端正态度,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它,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同时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途径,使更多患者能够摆脱其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