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养生保健

东方神术拔罐,助力里约奥运

日期: 2016-08-17 来源:

  在里约奥运,很多外国运动员发现了中医疗法拔罐的独特魅力,纷纷变成拔罐的“粉丝”,包括菲尔普斯在内的很多外国运动员都开始拔罐。菲尔普斯21金封神,也让拔罐一夜成名!网友纷纷表示,是拔罐激发了“菲鱼”的洪荒之力。 

  拔罐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医学宝贵的遗产之一,与针灸一样,是最优秀的物理疗法之一,俗称“拔罐子”、“吸筒”。 在中国,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对拔罐疗法都不会陌生因为拔罐操作技术简单易行、临床疗效迅捷,曾被中国老百姓当作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在民间历代传承沿袭,至今不衰,千百年来为护佑百姓健康做出重大贡献。拔罐疗法作为无毒、无害的绿色疗法,突显安全有效的优势,在中医疾病治疗及养生保健领域广泛应用可在里约,拔罐却成为外国记者争相了解的神秘东方医疗手段。英国广播公司专门做一期节目解释为什么运动员都“一身暗红色大圆印子”。路透社记者认真研究了拔罐的功效,认为拔罐可清除毒素、促进血液流动、缓解酸痛,甚至还能治疗失眠。 

  拔罐有什么作用:到底适合治疗哪些疾病: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作为中医药文化瑰宝的拔罐疗法吧。

  一、什么是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罐具为工具,利用燃火,借助热力排去罐中空气,罐内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皮肤充血、瘀血的疗法。拔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方法的范畴,是传统的、规范的中医诊疗技术。

  二、拔罐有什么作用及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驱风散寒逐湿等作用。一般多用于感受风寒湿所致的颈肩腰背疼痛,某些内科病症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便秘,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病证。

  三、拔罐的三大种类   

  (一)留罐

  留罐又称“坐罐”,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在拔吸部位保留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最为常用,适用于多数疾病,可单罐留罐亦可多罐留罐。

  (二)走罐

  走罐也称“推罐”,即拔罐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或罐口涂上一层凡士林、刮痧油、护肤品等润滑剂,再将罐拔吸于体表,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向上、下或左、右作往返推动罐体,至拔吸部位红润、充血,甚至出痧,即将罐取下。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     

  (三)闪罐

  即采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腧穴处后立即快速用力拔下,如此反复操作多次,至局部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小儿等不宜局部留罐的患者。

  四、拔罐并不包治百病,有以下注意事项

  (一)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部位。如体位不当、体位移动、局部皮肤有皱纹、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部位火罐不易拔吸,拔吸后容易脱落,均不适用。

  (二)拔火罐时将酒精棉球适当挤压,防止酒精滴落皮肤,易燃烫伤患者;同时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燃烧停留的位置不可距离罐口太近,以免烧热罐口,烫伤皮肤。

  (三)如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需处理,涂以京万红软膏即可,但需防止擦破泡皮;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放出水液,局部消毒后涂以京万红软膏,用消毒纱布覆盖即可。

  (四)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浅显大血管动脉分布部位,不宜拔罐。过饥、过饱、醉酒,有出血倾向的疾病者,不宜拔罐。孕妇腰骶部、腹部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