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裂、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的转化也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这种闭藏规律,尽量减少活动,早睡晚起,平静思绪,还应躲避寒气注意保暖,以免阳气散失。所以冬季饮食也应以“养藏”为根本,要适当进补,并辅以运动、精神调养。所谓“立冬补一冬”,立冬时的膳食应以温热为佳,但不宜过于温燥,尤要忌生冷。民间有立冬之日不吃生萝卜、水果等说法,即唯恐生冷之物耗伤阳气,至于冰镇水果、冰棍等大寒之品,那是必须要禁绝的。

具体的饮食上,我们隆重向大家推荐羊肉。羊肉有很强的营养作用,其性甘、热,能补元助阳、御寒益气、安心止惊,可治疗体虚瘦弱。张仲景曾用当归羊肉汤治疗虚劳之症。秋冬后的羊肉尤为鲜美。

山西太原一带有道叫做“头脑”的药膳,非常有名,它就是以羊肉作为主菜。冬季天寒地坼之时,这道菜令人们趋之若鹜。传说此膳为清代傅山创制,适用于脾胃虚寒之人。这类人在天气寒冷时常觉疲乏,饮食不香,尤其是四肢冷痛。该膳以羊肉、羊脊髓、黄芪、山药、高良姜、藕片、酒糟为原料同煮,汤成之后,勾入煨面少许,不加任何佐料,只以腌制的咸韭菜为引子。药膳中的羊肉和羊脊髓温养填精以补髓海,黄芪和高良姜健脾调胃以进饮食,藕片和山药养阴润肺健脾,防止温燥太过,酒糟仍余酒性,通经活血,行走四肢,韭菜又名还魂草,性温热入肾经,用咸韭菜做引子,一则矫味祛腥,二则引诸物入肾。是不是看到这些介绍您就已经觉得周身微暖了?

此外,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人们也喜欢吃些鸡鸭鱼肉以增强体质、抵寒御冬。在台湾,每逢立冬日,街上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人满为患,大多家庭还会炖香油鸡、四物鸡来增加能量。北方则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谚语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饺子是起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交”时的饺子是必须要吃的。
编辑:朱蕗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