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是寒冷,“小”是指寒冷的程度,之所以叫小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其意思是,小寒是(农历)十二月的节气,因处于该月前半段,所以天气虽至严寒,却尚未冷到极点。
作为冬季的特征,寒属极阴之气,主收藏凝滞,而小寒与小暑、大寒与大暑恰成阴阳两极,气运彼此相反。故《黄帝内经》早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格言,以指导人随其自然变化而进行保健。因此小寒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扑肾”为主。
起居养生
①早睡晚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
②尽量减少晚间外出活动次数,以免伤阳。另外,保暖也非常重要,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小寒时节最好戴上帽子、手套,扎上围巾。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可选择慢跑、跳绳、踢毽子等运动方式。运动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尽量不要在上午运动,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病,因晨起人体血小板聚集率高,容易形成血栓,加之上午体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大,易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甚至痉挛,如果此时再进行运动,易造成冠状动脉痉挛或形成血栓,诱发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饮食养生
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虚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其次鸡肉、水鱼、核桃仁、大枣、元肉、淮山、莲子、百合、粟子等有补脾胃、温肾、健脾化痰、止咳补肺功效的食品和肉类。当然对于体质偏热、偏寒,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的原则。
情志养生
以调养心肾,保精养神为主。中医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心主火,藏神,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要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处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状态,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
作者:仉晓燕
单位: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编辑:郭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