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头,神药成了救命稻草?
一个非典火了一批中成药,各种流感将一些中成药捧上了救命神坛。
此次疫情当前,门诊要开中药"以防万一"的患者大有人在。不但有人提前吃上了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更有很多朋友稍有症状就抓来"连花清瘟"一顿猛灌。
然而,如连花清瘟一样的清瘟解毒为主的中成药,真的是我们需要的救命稻草吗?
吃到水泻仍不放弃
前几天连续遇到了几位患者,都是出现了感冒症状就直接吃上了连花清瘟。这其中有确有实热的,也有本是风寒引起的,还有饮食不节食积的……
有位患者,连续吃了三天药之后,病情并未改变,但出现了腹泻、腹胀、胃痛的症状,大便一天4-5行,多是水样便。在诊察的过程中,确定患者属于风寒引起的感冒,并不适合使用连花清瘟,但患者固执己见,将其认为是非常时期的保命神药……
还有位患者,初时确实有黄痰、咽痛等症状,服用连花清瘟后改善,但是服用5天以后出现了腹泻症状,经过诊察,患者是因饮食不节导致了食火,嘱咐患者改用消食化积的药物,症状逐渐减轻并痊愈。
清瘟解毒药了解一下?
清瘟解毒的中成药现在并不少,我们以连花清瘟为例来看看具体药物组成: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辅料为:淀粉。
这些药物成分中,大多为清热解毒药,少量为芳香化湿解表的药物,总的药物治疗作用有二:一为清火,二为去湿。
那么这类药物所针对的疾病,应符合有火、有湿两方面,才是对证的。
对证用药,治病救人,不辨证型,劳财害命。
简单判断火与湿
什么症状代表有火呢?
咽喉肿痛,烧灼感、疼痛剧烈;分泌物色黄,黄浊涕、黄粘痰;舌苔黄。这是最简单的判断外感有火的症状。
什么症状代表有湿呢?
周身酸乏,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皮疹,有小水泡、瘙痒等;大便粘腻,挂池子、不通畅;舌苔厚腻,如同打腻子一般。这是最简单判断有湿的症状。
如果自查并不符合这两方面,那么此类清瘟解毒的药物恐怕并不适合您,救不了命反而多受了罪。
感冒莫慌,细查病因
出现感冒症状,一定要仔细回忆查找病因。
疫情面前,先排除三点:有没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疫区来人;有没有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停留;有没有接触野生动物。如果有,请自觉戴好口罩,到就近可以排查的医院就诊。
如果这三点都没有,那么请进一步努力回想其他诱因。比如是否有在过热、过冷的环境下停留;是否有出汗受风的情况;是否有门窗开小缝的情况下直吹风的情况;是否有情绪焦躁紧张的情况;是否有饮食过度、不洁、生冷、辛辣或是进补等情况;是否家中有确定非新型冠状病毒的正在感冒的家人等。
找到病因,是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判断疾病情况的重要助力。受寒驱寒,食积消食,有火清火。
不论是哪种情况,在疫情当前的时候,出现呼吸系统症状,都应该自觉佩戴口罩,自我隔离。
中医的精髓在辨证论治
中医的精髓就是辨证论治,不辨证,一药万灵,那并不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风格。
疫情当前,大家固然都想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但是依靠药物来预防,或是盲目用药,并不合理,也达不到救命的作用。
面对疫情,我们要做的是:保持规律的作息,调整心态平和,规律饮食(尤其要避免生冷、辛辣),适当的活动(那怕不出门,在家也可以适当的运动,比如打拳、瑜伽、做操等),必要出门时做好防护,注意清洁。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让身体处于平衡状态,不去打破它,那么此时的抗病能力就是最强的,即便患病,人体的免疫力也是最强的。若是先心虚胆怯、自暴自弃,打破了身体的平衡,即便疫情没找上门,别的问题也会逐渐显露。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