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养生保健

聊聊风湿病之冬病夏治,那件小事儿

日期: 2020-07-20 来源:广安门医院

  1 三伏贴的历史渊源:

  在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有用白芥子泥贴敷于百会,使局部皮肤发红以治疗毒蛇咬伤的记载,这是贴敷疗法的较早雏形。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记载用旱莲草外敷治疟。三伏穴位贴敷疗法,即三伏贴,发展于清朝,清代名医张潞的《张氏医通o喘门》:"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未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三伏贴最早应用于临床治疗冷哮,后世医家不断演变发展,根据不同病种探索出三伏贴的药物及贴敷部位,时至今日三伏贴广泛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患、风湿病、过敏性疾病等慢性病,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

  2 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三伏贴的特别之处:

  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三伏贴是由医院多名专家在挖掘整理古方的基础上,从药物组成、药物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等多方面加以研究、改进而形成的,并逐步形成固定的方药和操作方法。其中,由医院多名专家的经验荟萃形成的药物配方是影响临床疗效的核心因素。

  3 何为"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多发的疾病,在夏天提前介入治疗,三伏天是全年中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选择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治疗。借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的契机,使药性易于深达脏腑,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4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

  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更容易发病。而一旦发病,内外两寒相夹,不仅症状比夏天严重,病情的缓解痊愈也更为困难。

  所以在冬天治寒证,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内部阳气生机正旺,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等处,加上外面暑热骄阳,人体汗孔张开,此时寒邪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加上这些疾病在夏天的表现往往不如秋冬季严重、频繁,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治疗后的效果也往往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所以往往容易忽视,就会错过排陈寒、消病根的大好时机。

  5 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

  广安门医院自2008年开展风湿病三伏穴位贴敷以来,已进行了10万人以上的三伏贴治疗工作。我科通过多项研究对风湿病三伏穴位贴敷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三伏贴敷对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怕风、怕凉等症状也有明显缓解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结果已纳入中华中医药学会《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三伏贴治疗配合中药治疗较单纯中药治疗组在ASAS20达标率、改善活动受限症状、改善HAQ残疾指数及HAQ不适指数方面有显著优势。通过研究证实,风湿病三伏贴具有良好的缓解症状、减少病情复发的作用,临床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