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第十四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国是糖尿病的重灾区,患病人数过亿,已高居全球首位。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鼓楼中医院的护士们跟您聊聊糖尿病的这点事~

三多一少
我国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有"消渴"、"肺消"、"鬲消"、"消中"等病名,并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治法以及饮食宜忌等均有详细论述。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特征,常易并发多种急、慢性合并症。
糖尿病的"后备军"非常庞大,具有家族史、老年人、肥胖者、功能紊乱者等等
高危险因素人群,他们随时可以变成糖尿病前期或者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治疗和保健该怎么做呢?
五驾马车
专家呼吁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度重视糖尿病管理,减轻"甜蜜负担"需驱动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五驾马车"。
01糖尿病的教育和心理疏导
学会自我规范监测血糖、血压、体重、腰臀围等,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每6个月检查肝肾功能、血脂、尿微量蛋白等。每年至少筛查1次眼底及外周血管、周围神经病变等。要保持乐观、豁达心态,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

02注意合理饮食搭配
根据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强度,计算每日的总热量,合理分配餐次。少食坚果类、油炸类食物及甜食;平衡膳食,定时定量进餐。

03运动调理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以周身发热、微微出汗、精神愉悦为宜。

04常用降糖药物服用的护理
中药汤剂根据证型适宜温服或温凉服;中西药之间间隔30分钟以上。汤剂类分为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者宜温凉服;阴阳两虚证者宜温服。口服降糖药注意服用时间、方法及不良反应。注射用药滴速不宜过快,有出血倾向者禁用丹红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胰岛素治疗者注射方法、部位正确,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05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中药泡洗:适用于下肢麻、凉、痛者,遵医嘱选用活血通络止痛之剂。水温以37~40℃为宜,时间20~30分钟。
耳穴贴压:贴附于耳中、胰腺、脾胃肝肾,饥点、渴点。
穴位贴敷:遵医嘱选择手三里、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首次贴敷2小时左右即可,以后每日一次,每次保留4小时,4周为一疗程。
艾灸疗法:适用于阳虚者,遵医嘱取肺俞、脾俞、大椎、神阙、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