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聊橘井泉香,体验杏林春暖。本期分享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团队成功治疗一例81岁女性老年患者非器质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经过精准诊断与精心实施的针灸治疗方案,患者病情获得了显著改善。此案例充分展示了,针灸疗法在该类病症中的积极临床成效。
患者女性,81岁,近一月内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偶伴急迫性尿失禁,夜尿一次。外院就诊时,初步考虑输尿管占位,遂行增强CT等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显著异常。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来到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就诊。
针灸科主任丁玉龙采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合参方法,对患者进行了详尽的辨证论治,并结合其各项检查指标与实际病情,最终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针对该病症,制定了针刺联合盆底艾灸、电针及芒针的综合治疗方案。经三次针灸治疗后,患者尿频、尿急症状减轻约三分之一,尿急偶发,未再出现尿失禁。至第十一次针刺治疗后,患者自述症状恢复达90%。
患者高度评价道:“丁玉龙主任及其团队医护人员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对待患者态度亲切。”治疗结束后,患者向医护团队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丁玉龙主任表示,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膀胱肌肉与神经功能逐渐衰退,膀胱弹性下降、容量减小,易导致不自主收缩,从而引发尿频、尿急等症状。此外,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与膀胱黏膜萎缩、变薄、干涩,尿道闭合能力减弱,亦会造成膀胱功能紊乱。
针灸治疗老年非器质性病变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属于自然疗法,基本无药物副作用,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可减少因服药可能带来的肝肾负担等风险。通过针刺穴位,整体调理人体经络气血,改善机体功能,而非单一针对膀胱局部。针灸治疗能够平衡身体机能,抑制膀胱过度兴奋,减少尿频、尿急症状,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在日常活动(如外出、社交等)中减少如厕需求,扩大活动范围,增加社交机会,并减轻因担心漏尿等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和心理舒适感。
此次治疗,不仅彰显了针灸科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医学造诣,同时,进一步验证了针灸疗法在治疗老年非器质性病变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病例的成功治疗,为针灸疗法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临床支持,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