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李先生(化姓),长期高压工作下,饮食作息紊乱,血脂持续升高,进而引爆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这颗 “健康炸弹”。
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进展快,临床病理变化复杂,病死率高达20%~30%。李先生被紧急送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时,已被严重腹痛折磨得无法说话。CT显示胰尾出现了坏死渗出。鉴于病情危急,医疗团队在竭力稳定其生命体征后,即刻将患者转至重症医学科(ICU)。复查甘油三酯已上涨至106.23mmol/L,立即予以补液、抗凝、持续泵入胰岛素强化血糖管理,并积极申请血浆,准备启动血浆置换治疗。
因为李先生病情危重,ICU医疗团队第一时间请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急诊危重症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刘清泉指导中医诊疗方案。刘清泉教授分析病情后认为可采取大剂量大柴胡汤治疗,认为腑气通降则病危之势可解,血浆置管治疗可作为备用方案。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腾飞根据指导方案,结合舌苔白腻,加以厚朴、苍术、陈皮等化湿治疗,重用生大黄,一晚上分8次服用中药,共二剂。
中医理论认为,急性胰腺炎发病根源在于腑气不通,恰似河道淤塞,水流受阻。通腑治疗选用大黄、芒硝等中药,大黄以其泻下攻积的强大功效,像冲锋陷阵的勇猛先锋,率先打破体内积滞的壁垒;芒硝则以软坚润燥之效,如温柔且得力的助手,助力肠道恢复通畅。再加用柴胡、厚朴、苍术、枳实,协同作战,共同推动肠道蠕动,将体内积滞一举清除,使脏腑气机重归顺畅。


李先生服药当晚,腹痛即开始缓解,24小时后开始排便,复查血脂已经下降至27.66mmol/L。随着中医辨证治疗的推进,中医药作用逐步显现,李先生肠道功能以超乎预期的速度逐渐恢复,血脂也快速下降,最终并未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这也为及时开通肠内营养创造了绝佳时机,在第4日就启动了经口进食。

在李先生的治疗过程中,与传统血浆置换治疗相比,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尽显无疑,显著缩短病程,李先生仅在ICU治疗了8天,即转入普通病房,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温馨提示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大家免不了与亲朋好友聚会畅饮,推杯换盏,大鱼大肉,不亦乐乎,但请别忘了关注血脂变化,关注身体健康。短时间内大量摄入油脂类食物,可能会迅速导致血脂升高,诱发脂源性胰腺。假期虽快乐,也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一些降脂消食的药食同源之品,如山楂、荷叶,也可以煮水代茶饮,促进消化,降低健康风险。如果进食油腻后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吐后疼痛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