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基层动态

攻坚克难 精准破石——记“巨大肾结石”的高效解法

日期: 2025-03-06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泌尿外科接诊一男性患者,49岁,3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右侧肾盂结石(21.6*28.9*35mm)。患者平素无明显腰痛及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在泌尿外科领域,此类直径超过20mm的肾结石被定义为"巨大肾结石",其治疗堪称泌尿系结石手术的"珠峰挑战"。这类结石往往充满肾盂或形成鹿角状复杂结构,单纯软镜手术存在手术时间长、感染风险高、清石率低等难题。

熊六林主任医师在查看病人资料后,制定微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的手术方案,术中:患者采用俯卧位,彩超引导下精准穿刺,建立F16通道鞘,利用我院最新的小肾镜,在熊教授精湛的手术操作下,历经半小时结石全部取净。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恢复顺利,早期下床。

此次手术圆满完成,取决于:

1. 精准的穿刺定位:

巨大结石(尤其是鹿角形结石)常占据多个肾盏,肾脏解剖结构严重扭曲,穿刺通道需避开叶间动脉、集合系统分支血管。术中对于术者影像导引能力要求极高,对于穿刺角度及深度的容差率几近苛刻,可谓毫米级的生死考验。

2. 出血风险的有效控制:

肾实质血供丰富(每分钟血流量1200ml),结石嵌顿导致局部组织充血,传统手术术中出血量约100-300ml,术后输血概率可达10%。相较于标准通道,微通道的创伤缩小约60%,控制术中平均出血<50ml,95%以上患者术后无需输血治疗。

3. 感染性休克的积极预防:

超过60%的鹿角形结石携带耐药菌(如ESBL),碎石过程中内毒素释放可诱发脓毒血症;术中肾盂高压灌注,更使得细菌入血风险激增3倍,可谓隐匿的"死亡陷阱"。此次,术者以术前敏感抗生素治疗+术中负压吸引系统,有效避免术后重症感染的发生。

4.热损伤的妥善管理:

对于巨大肾结石,传统软镜激光碎石手术的残留率可高达40%,对于胱氨酸等高硬度结石,术中冲击能量需求大,易造成组织热损伤。此次手术采用气压弹道系统进行碎石,不仅提高清石率至95%以上,更是有效解决了热损伤的难题。

寄语:巨大肾结石患者常因腰部钝痛、血尿,亦或体检发现后就诊,若合并肾功能异常或反复感染等需及时干预。我院泌尿外科已建立复杂结石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MDT),以“结石病”研究为核心,发挥中医药特色,继承和发扬“首都国医名师”韩臣子“调中”学术思想,同时紧跟国内外手术前沿技术及理念,中西医结合,为每位患者定制"清石-保肾-防复发"的全周期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