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基层动态

生死竞速!击破"支架恐惧症",48岁急性心梗患者从拒诊到获救的惊险逆转

日期: 2025-04-16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当时真该早听医生的!”4月12日,在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心内科病房,患者毕先生(化名)看着监护仪上平稳的心跳曲线,感慨万分。就在前一晚,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惊心动魄地展开,我院胸痛中心团队凭借精准决策,成功打破家属的“支架恐惧”,让患者重获生机。

4月11日晚八点,全区紧张应对预报的大风极端天气时,遇大雨冰雹,48岁的毕先生突然感到持续性胸痛,冷汗淋漓,被紧急送到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急诊。急诊室里,医师赵晨丰迅速接诊,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判断力,第一时间做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情况危急,医院胸痛中心紧急响应。胸痛中心主治医师程伟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只有通过急诊冠脉造影,必要时进行PCI术,及时开通闭塞血管,才能挽救存活心肌,否则心肌大面积坏死,患者极有可能面临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风险。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毕先生的父亲曾于15年前在其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但预后不佳,他对这项手术充满抵触。医护人员深知每一秒的重要性,但也理解患者的担忧。接下来,他们抓紧时间,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从病情的严重性到手术的关键作用,用真诚和专业消除患者家属的顾虑,最终赢得了同意。

随后,胸痛中心副主任医师曲畅和程伟迅速投入紧张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手术。造影结果显示,毕先生的前降支近段-中段弥漫性狭窄最重达95%,还伴有血栓影,狭窄处发出的间隔支开口狭窄80%同样伴有血栓影,TIMI血流2级;狭窄处发出D1开口50%狭窄,TIMI血流3级,属于复杂的分叉病变,手术难度大。但两位大夫凭借精湛的医术,术中分别使用导丝、球囊保护边支,确保手术过程平稳进行。最终成功在前降支置入支架一枚,手术圆满完成,毕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胸痛症状消失。

术后,心血管科主管医生李斌为毕先生制定了规范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采用静脉泵入硝酸酯类药物辅助治疗,助力他尽快康复。毕先生满怀感激,反复对医护人员说着:“辛苦了,大夫!”这句质朴的话语,不仅是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医患之间信任与温暖的见证。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胸痛中心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以专业和爱心为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