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最近总觉得腰酸乏力,体检查出肾脏有问题,您快帮我看看!”两个月前,面色略显苍白的高女士拿着外院“一侧肾脏缺失”的体检报告,心急如焚地来到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就诊。
近日,今年49岁的高女士,近期因持续伴有下肢水肿、夜尿增多等症状,且肾功能指标异常,她在门诊医生建议下前往超声科进一步检查。超声科检查的是副主任医师孙春雷与医师刘雨佳,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高女士早在五年前就被诊断为肾功能不全,左侧肾脏存在弥漫性病变,却因自觉症状不明显未接受系统治疗。检查当天,高女士腹腔肠气干扰严重,导致超声视野模糊,但两位医师凭借丰富经验,通过多角度、多切面反复扫查,终于发现关键线索:右侧肾脏形态大小正常,而左侧肾区存在一个体积明显缩小、结构紊乱的肾脏样回声。结合病史与影像特征,医生团队判断为萎缩性肾脏伴弥漫性病变,并建议高女士转入我院内分泌科接受专科治疗。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这么仔细,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肾脏问题这么严重!”高女士连声道谢。
转入内分泌科后,医疗团队为高女士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首先通过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同步开展饮食干预,指导其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并配合中医理疗缓解腰酸症状;针对夜尿增多导致的睡眠问题,医生还调整了利尿剂使用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过系统治疗,高女士水肿消退、腰酸症状明显缓解,肾功能指标趋于稳定,夜尿次数从每晚4-5次减少至1-2次。目前,她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还需接受定期超声复查与肾功能监测。
科普小贴士:肾弥漫性病变涉及肾实质损害、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类型,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紊乱、药物损伤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出现腰酸、乏力、水肿、尿量异常等症状,超声影像中可见肾脏体积缩小、包膜不平整、血流信号异常等特征。早期识别症状、规范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此次诊疗中,我院超声科医师凭借专业素养抽丝剥茧,内分泌科团队接力实施精准治疗,充分展现了多学科协作的医疗优势。从“肾脏缺失”的疑云到病情的有效控制,高女士的经历也为公众敲响警钟:定期体检、重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