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基层动态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施救枣核嵌顿患者,同步发布健康警示

日期: 2025-05-12 来源: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1.webp.jpg

近日,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成功救治一名因误吞枣核而生命危机的患者,整个救治过程紧张有序,彰显了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与高效的协作能力。同时,科室面向公众发布健康预警,提醒大众关注消化道异物风险。

患者因持续腹痛前往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就诊。经询问得知,患者两天前不慎误吞枣核。消化(内分泌)科门诊医师立即安排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清晰显示,枣核滞留于胃窦部位。随后,患者被紧急收治入院,由消化(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宋姝为其施行胃镜异物取出术。

在麻醉科医师的协助下,胃镜顺利进入患者体内。于胃窦处,一枚枣核横卡于幽门前,其尖锐的两端已深深扎入胃窦壁,情况十分危急。宋姝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使用异物钳小心翼翼地钳夹枣核一端,动作轻柔而稳健,缓缓将其从胃窦壁拔出。随后迅速调整角度,使枣核与胃镜方向保持平行,精准地将枣核收入透明帽内,并随胃镜一同退出。最终,这枚长达2厘米的枣核被成功完整取出,患者转危为安。

消化道异物的发生,多与进食误吞或主动吞服有关。老年人由于牙齿缺损,咀嚼功能下降,儿童则因好奇心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这两类人群更易出现误食异物的情况。常见的消化道异物包括食物残渣、鱼刺、骨头、硬币、玩具小部件等。其中,枣核尤为常见,其两端尖锐如锥,极易嵌顿于消化道的狭窄部位,如食管生理狭窄处、胃幽门前、小肠以及肛门口等。

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表现与异物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密切相关。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异物感、呕吐、呕血、黑便等。若异物较小且圆钝,未引发严重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食用软食,借助消化道的蠕动,促使异物自然排出。然而,若异物为枣核等尖锐或较大的物体,引发疼痛甚至咯血等症状时,患者必须及时就医。此时,切勿自行吞食团块进行处理,这种错误做法极有可能使枣核更深地刺入消化道壁,轻者会形成溃疡;重者则可能引发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大枣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颇高的水果,富含铁元素、维生素C,且口感甜美、香气宜人,深受大众喜爱。它既可直接食用,享受其原汁原味;也可制成蜜饯,增添甜蜜滋味;还能添加于粥、粽子中,起到调节口味的作用。但在食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不慎吞下枣核的情况。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误吞枣核呢?首先,在煮粥及包粽子时,务必提前将枣核去除,从源头上杜绝风险。其次,进食时应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避免大口进食或边吃边说话、嬉笑,以降低误吞异物的可能性。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温馨提示公众,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务必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误吞异物。若不慎吞下异物,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