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中医药新闻

热烈祝贺我院翁维良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日期: 2017-07-03 来源:

     

  2017629日下午,北京,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胜利召开!国家领导人刘延东、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领导出席大会并颁奖。西苑医院翁维良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翁维良,男,汉族,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二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心血管研究室主任。

  翁维良为著名中医学家,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尤其在心脑血管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诊疗中,他以活血化瘀法整体辨证治疗,总结出”活血化瘀十二法”,对预防血管再阻塞、保护心功能和改善心肌组织血液再灌注方面,有明显作用;临证注重气血辨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主张病证结合,中西合参;注重用药安全,充分利用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传承与创新并重,提倡在科研中发展中医;在瘀血证和活血化瘀、中药现代药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学术特色。

  翁维良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刻苦勤奋,至今仍坚持在临床与科研的第一线。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科研经历,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被评选为首都国医名师,201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发展成就奖;主持或参加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各级科研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及省部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成果奖30余项;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

   

  从医之路

  翁维良19373月出生于浙江宁波,同年底搬至上海。1955年他毕业于上海市市南中学,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60年被统一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工作。1960-1962年他响应国家”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参加卫生部第二届西学中班,在北京中医学院学习中医。西学中班结业后,翁维良被分配至中国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工作,拜当时的著名经方派大师岳美中老中医为师。19621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院所大调整,翁维良随郭士魁、陈可冀、钱振淮等片、被派遣至西苑医院,参与心血管病研究室及病房与门诊等筹建工作。当时翁维良为其中最年轻的住院医师,先后拜赵锡武、郭士魁老中医为师。

  翁维良作为年轻的住院医生,始终抱着勤奋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当时推行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随叫随到。由于当时提倡应用中医,所以从那时起翁维良便逐渐在临证过程中养成了”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诊疗习惯。1969-197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拟将西苑医院迁到山西稷山县筹建成立农村疾病研究所,便派翁维良到该所的农村医疗队工作。他边开展巡回医疗,边进行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与科研工作。当时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艰苦、药物缺乏,翁维良与同事只能运用针灸、草药等纯中医中药进行治疗,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

  多年的跟师学习与工作经历,不仅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也为其良好科研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附属医院之一,西苑医院强调临床与科研并重,心血管研究室的医师既是临床医生,又是科研人员。翁维良及其同事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轮流到科研的第一线,包括当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科研门诊,以及与北医三院协作的每周一次的联合大查房和合作科研项目。当时信息技术尚不发达,没有电脑,查阅文献资料需要一本本地翻找,费时费力;统计只能使用手摇计算机完成,烦琐复杂,工作量大,但是研究室里学术气氛浓厚,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研究室每周都召开临床与科研会议,讨论临床与科}研进展及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科研态度都十分认真严谨。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断的坚持与积累,翁维良才养成了良好的临床和科研习惯,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他所说,科研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永远没有终结。

  学术思想

  翁维良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5年,在心血管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诊疗中,继承了郭士魁老中医”以通为补”的学术思想,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血管疑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后再狭窄、老年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他自创四参汤、冠心3号方、冠心4号方、葛根天麻汤、安心方等系列方,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在长期的心血管病临床实践中,他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学术特色,尤擅长血瘀证的辨证论治。翁维良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认为“百病多瘀”“老年多瘀”“久病多瘀”“怪病多瘀”。若临床遇到各种疑难杂病、老年病、久病、怪病等,他均擅从血瘀论治。

  2)他认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病位在心,“心主一身之血脉”,心脉瘀阻不通,即出现胸痛等表现,强调活血通脉是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本治法。

  3)他主张化瘀不单活血,当知常达变。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他总结出"活血化瘀十二法",用于临床疑难杂证的诊疗。

  4)临床诊治中他强调“用药如用兵”,主张安全、合理、灵活地选用药物。

  5)他重视天人相应一体观,在遣方用药时尤其重视结合气候、季节特点,因时、因人制宜。

  6)他重视中医调补,擅用膏方治病与冬令调补。

  主要成就

  除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外,由于工作需要,翁维良还凭借其敏锐的科研思路与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克服多重困难,在许多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1)重视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翁维良长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关于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如”关木通事件””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的专家咨询,还参加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及合理安全用药在全国范围内的公益性巡回讲座,并出版了《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专著。

  2)重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工作。翁维良在全国最早设立了中药新药的I期临床试验病房,建立了完善的SOP制度,最终得到卫生部、科技部专家的肯定,使西苑医院临床药理基地成为当时科技部重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心之一,并出版了《中药临床药理学》专著。

  3)重视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与质量控制。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防治重大疑难病专项””慢病行业专项””重大传染病专项”等国家重大课题项目中承担方案优化、质量控制与评价等工作。他建立了方案优化方法、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并出版了《中医临床研究实施方案设计与优化》《中医临床研究实施过程质控与管理》《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评估》等专著。

  4)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期间,翁维良负责”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特别专项”的方案设计,参与全程研究,对研究资料进行严格审核与把关。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国际研讨会”上担任大会主席、主报告人,向世界卫生组织(WHO17位国际专家汇报并答疑,使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疗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肯定,并以WHO名义出版相关专著,向世界介绍中国治疗SARS的经验。后期他继续参与”中医瘟疫研究及其方法体系的构建”课题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重视中医传承工作。为解决目前个体化传承培养模式效率低、不能适应当代中医发展对中医高素质人才需要的问题,翁维良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了“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建立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对研究型传承方法的创新探索。

  医脉传承

  翁维良治学严谨,富有敬业精神,主张“用心学习工作”“业精于勤”,跟随岳美中、赵锡武、郭士魁三位老中医学习长达十多年。翁维良经过不断的努力,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汲取了前人及三位老师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理论和经验,特别是郭士魁老中医”以通为补””活血化瘀”的理论给了他很大的启发0临床上他将活血化瘀用于疑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出版了《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等专著,受到了读者欢迎。他通过全国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每年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及时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成果转化应用。他鼓励弟子、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继承创新,重视临床科研并及时总结,发表论文与专著,加快人才培养D他带领以学术传承人为主的团队,编写并出版了《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他十分重视名老中医传承工作,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总结提炼了名老中医群体的学术思想、共性规律,研究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流派特点。

  翁维良医科教并重,多次在国家级的研讨培训班中做重要讲座,先后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12名、硕士10名,是第二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带徒4名。参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翁维良学术继承工作站”课题,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先进名医工作站”奖、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