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6日,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工作室、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尉中民名医工作站、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景源工作室、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工程冯建春名医传承工作站共同主办的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项目“中医经典学习提高班”在北京市陶然亭花园酒店顺利召开,现场参会人员近200人,线上直播超过300余人次观看了会议直播。

(线上参会照片)

(线下会场照片)
本次会议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工作室成员尉中民教授、王彤教授、刘慧兰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景源工作室成员刘景源教授、郑丰杰教授、逯俭主任医师、张龙生主任医师、岳东辉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冯建春工作室成员冯建春教授、王佳佳主治医师、骞芳主任医师、曹克刚主任医师等授课。开幕式由尉中民工作室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王彤教授主持,王彤教授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授课,并向现场以及远程听课的学员表达了热烈欢迎。
12月5日上午由尉中民工作室专家授课。尉中民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大经典”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匮要略》课程首席教授,在中医经典方面造诣颇深。尉教授远在美国通过远程直播的方式向我们讲解了“《金匮》薯蓣丸以及奔豚汤方证的临床应用”,尉教授同时指出虚劳病是现代常见病种,辨证复杂较为难治,临证应详加辨证,对证治疗。王彤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尉中民教授五脏藏泄临证经验”的精彩讲座,同时阐述了尉中民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充分肯定了工作室在强化临床思维方面、深化中医经典领悟方面以及巩固临床实际工作中疗效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工作室日后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尉中民工作室成员刘慧兰主任医师作为长期从事儿科工作的医师,从多个临床亲身治疗的病案中为大家带来了“经方治疗咳嗽的临证思路”的专题报告,为与会学员提供了临证治疗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大家受益匪浅。

(尉中民教授授课)

(王彤教授授课)
(刘慧兰主任医师授课)
12月5日下午由刘景源工作室专家授课,刘景源教授是全国著名温病学专家。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本次培训刘教授从“复脉辈”的临床应用角度谈论了温病学派对《伤寒论》的发展,主要讲解了吴鞠通在临证组方遣药思路上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接下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郑丰杰教授,以刘景源教授高徒的身份为大家介绍了众多刘景源教授的经方临证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二区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逯俭老师则结合了历代温病治疗突发传染病与此次新冠疫情,为学员们讲授了温病学说在突发传染病中的优势与应用,让学员体悟到中医经典与时俱进的魅力。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中心副主任张龙生老师以经典与临床的结合角度讲授了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最后,由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副会长、长春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主任岳冬辉教授讲授了温病学家刘景源教授论治温病的特色与贡献。

(刘景源教授授课)

(郑丰杰教授授课)

(逯俭主任医师授课)

(张龙生主任医师授课)

(岳冬辉教授授课)
12月6日上午由冯建春工作室专家接棒授课。首都国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冯建春教授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伤寒论六经辨证、桂枝汤类方、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以及小青龙汤主证辩证及应用方面向大家讲授学习刘渡舟老师运用经方经验体会。随后,北京市第四批师承工作冯建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王佳佳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冯建春教授应用苓桂术甘汤的临床经验。师从冯建春教授,作为国家第六批、北京市第四批师承工作学术继承人的骞芳主任医师结合冯建春教授经验及自身临床体悟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进行讲解;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脑病主任医师曹克刚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通”与中医药防治头痛的思考与实践。曹主任强调头痛一病重在“不通”,临证应全面把握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准确判断要点、治则、治法,对症用药,通则不痛。

(冯建春教授授课)

(王佳佳主治医师授课)

(骞芳主任医师授课)

(曹克刚主任医师授课)

(各专家与学员合照留念)
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学习继承了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拓宽了经典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推进了室站之间的学术交流,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