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中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体育运动和临床医疗的融合,将更好的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为更好的探索体育与医疗融合的模式,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打造"医体融合"学科品牌,2021年4月9日下午,在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会议室举办"北京市首届医体融合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医体引领,科技赋能,创享康复未来"。此次会议分为论坛和专家研讨会两个部分,医院特邀中华医学会运动康复学院副院长(原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主任)王安利教授、STR运动康复学院院长(原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副教授)汪黎明教授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医体融合先进康复理念、技术创新与服务经验。

宋炜副院长首先向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作为大兴区康复医院,要发挥创新和引领作用,结合新理念、新思想,摸索出医体融合的新机制和新方法,这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而不断完善康复体系建设。

王安利教授首先就医体融合的内涵与特色模式,从国家政策的调整与变化,新冠病毒流行带来的启示,运动与健康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论述。汪黎明教授从膝关节运动损伤疼痛的临床推理、膝关节解割与力学分析、膝关节运动康复的四环、下肢功能性训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述。医院骨伤科王小斌主任从肩关节解割结构、鉴别诊断、肌骨超声技术应用、MDT肩关节诊断、红星骨伤治疗体系、手法、理疗、超声下针刀精准治疗和医体结合案例进行分享,全面展示了肩部疾病医体结合中西治疗新思路。康复治疗中心主管治疗师谢红志结合实际工作,为大家分享医体融合技术在康复工作中的经验。专家们紧跟新时代医体融合理念的前沿,让参会人员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随后,医院领导和专家们在第二会议室就医体融合如何在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进行深入的研讨和解析,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为医院"医体融合"工作指明方向。
医体融合是未来健康医疗的新思路,运动和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次"医体融合研讨会"加深了医务人员对医体结合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医体融合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体育运动和运动处方可以促进临床患者的康复,临床中辅以运动处方也会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效果。医体融合需要深入研究,不断摸索,在良好的融合机制下,必将为民众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