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中医药新闻

五行和谐,康乐中秋——东直门医院健康文化体验活动携手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医智慧

日期: 2023-09-30 来源:东直门通州院区

  清风满月丹桂,月圆人圆事圆。享良辰、观美景,共此时,寄相思,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承至今,不断延续。

“饼”成心意,至味中秋.jpg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精神,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领导下,东直门医院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功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于2023年9月27日下午,在副院长龚燕冰的带领下,由社会工作部组织,在全院开展了一场以“五行和谐,康乐中秋”为主题的北京中医药文化体验馆中秋佳节庆祝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医校联合度中秋、情暖健康赴义诊、中秋佳节暖病区三个部分,分别在医院一层大厅、食堂、各病区设立会场。活动得到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鼎力支持,护理部(门诊咨询台、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保办、团委、临床营养科、眼科二区、肾病内分泌科三区、脑病科(四区、五区、六区)、心血管科(二区、三区、四区)、骨伤科(五区、六区)、针灸科二区、妇科二区、风湿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三区等诸多兄弟科室为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与来院就医及在院患者带来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千年传承,医校联合跨金秋

“饼”成心意,至味中秋1.jpg

  Trip.01

  “饼”成心意,至味中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人们把中秋节和月饼联系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时至今日月饼的制作方法五花八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淑颖、脑病科四区副主任医师窦金娟、门诊咨询台护士长李伟老师的带领之下,现场教学,手把手带着实验一小的同学们体验月饼的制作方法。老师详细的演示了制作月饼的每一个步骤,让同学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自己制作月饼的乐趣。

提灯“妙”趣,喜笑晏晏2.jpg

  Trip.02

  提灯“妙”趣,喜笑晏晏

  花灯作为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这项活动,在门诊护士长李祥红、医保办岳继军老师的教学与讲解中,同学们纷纷努力学习了灯笼的简单制作方法,掌握了绘画灯笼的小技巧,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手中制作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灯笼。

“饼”成心意,至味中秋3.jpg

  Trip.03

  五行养生,有茶有“盼”

  特殊的日子需要特殊的庆祝,中秋佳节的美食活动也丰富多彩,在此之余,大家也要遵循养生之道,不要暴饮暴食、过劳过累。临床营养科医师蔡秉洋,护理部主任张金华、副主任宋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养生五行茶,教会同学们秋季养生的规律,在欢乐中学习知识,随着老师一起制作五行养生茶,可谓是“杯杯茶饮碗中坐,养生保健有我行。”

“饼”成心意,至味中秋4.jpg

  浓情九月,义诊八方

  医者初心护安康

  

与此同时,在门诊一层大厅集结了眼科二区、骨伤科六区、肾病内分泌三区、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专家老师们举办了一场中秋节健康义诊活动,活动得到广大患者的积极参与,活动现场患者接连不断的向医师们问询自己的健康问题,义诊医师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问题耐心的解答,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地建议。

  乐善仲秋,飨礼佳节

  情满病房送温暖

妇科二区、风湿病科.jpg

  中秋节的意义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团圆,中秋将至,病区的患者缠绵病榻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社会工作部联合脑病科(四区、五区、六区)、心血管科(二区、三区、四区)、妇科二区、风湿病科、骨伤科六区、泌尿外科、普外科三区、针灸科二区,在护士长的组织下,带领住院患者制作五行养生茶、中秋节灯笼、猜灯谜活动,活动得到了病区患者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参入其中、乐在其中,让无法回家团圆的患者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节,温暖满病区,欢乐浸人心。

  传承中华文化,东直门人在进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旨在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延续传统节日习俗。通过中秋节活动,让中医药文化融入到千家万户,持续推动基层中医药体系在健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未来,社会工作部将继续携手全院职工共同为医院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奋楫笃行,启智润心。东直门医院会坚定不移地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事业,围绕医院文化建设深度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师承传承、文化创新、媒体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并进,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副中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医药文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