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中医药新闻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团队8项研究亮相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

日期: 2025-04-07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

3月26日至30日,2025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作为亚太地区肝病领域顶级国际会议,本次大会以“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For Elimination & Cure)”为主题,汇聚全球肝病领域的精英学者,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深度合作与广泛交流,共同探索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管理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为肝病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与曙光。

图片4.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组织全国各委员单位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共同为世界传统医学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肝病科团队共有8篇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或壁报交流,内容覆盖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癌等基础及临床研究。

3月2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学术带头人徐春军教授受邀担任专场主席,与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京涛教授共同主持"传统医学专场"(Traditional Medicine Course)。

这一专场立足世界传统医药在肝病诊疗中的深厚积淀,邀请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及蒙古国的权威专家,围绕传统医学治疗肝病的创新理论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度对话。从经典方剂的现代化应用,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的优化,专家们通过多维度的学术分享,展现了传统医学在肝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在APASL大会期间,徐春军作为传统医学专场主席接受专访,系统阐述中医药在全球肝病防治中的突破性贡献。他指出,相比现代医学的病理视角,中医在慢性肝病诊疗有着整体观、动态调治、多维疗法、早期干预等独特理论优势与实践方法,中医药正以“中国创造”的姿态,为全球肝病诊疗提供全新范式,本次大会多项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技术革新、模式创新、标准制定等方面印证了中医药的创新维度,从传统走向世界。“中医药将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从规则执行者升级为全球肝病防治规则制定者。” 徐春军的展望,正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铿锵宣言。

3月29号,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精准诊断与治疗学术研讨会上,肝病领域知名专家安巍教授、尤红教授分享了脂肪性肝炎发生机制、MASH的血清学和影像学无创评估进展等内容。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李丽作为讨论嘉宾围绕MASH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与参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图片7.png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领域的研究成果备受关注。

肝病科主任医师李丽、副主任医师李晓玲、主治医师刘尧、住院医师武璇的4项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Oral Session)。

主治医师张莹雪、住院医师牛倩倩、博士研究生牛作虎、硕士研究生宁夏的4篇研究论文入选大会壁报展示,研究内容涵盖中医药治疗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及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探索。

研究团队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创新性结论,向国际同行展示了中医药在改善肝脏代谢、延缓疾病进展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显著作用,在现场呈现了精彩的问答环节,彰显了我院肝病科研究团队在肝病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

图片8.png

本次APASL年会中,我院肝病科团队通过多项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深度参与国际学术对话,是北京中医医院“明德、宽仁、承传、日新”精神的生动实践。未来,肝病科将继续以科研创新为引擎,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为中医药防治肝病贡献更多宽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