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近日,在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脑病科病房内,一幕感人场景上演:中年男子紧握脑病科主任医师王娟的手,热泪盈眶;病床上,70岁的刘大爷虽言语无声,却努力用生疏的手语,向医护团队传递着最真挚的谢意。几天前,这位先天性聋哑老人还因急性脑卒中生命垂危,瘫痪在床。
刘大爷自幼因先天性聋哑,未接受过系统教育,日常沟通仅靠简单手势。多年来,抽烟、饮酒的习惯,叠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悄然埋下健康隐患。事发当天清晨,他突然感觉左侧肢体沉重如坠,左手完全丧失控制,双腿无力瘫倒在地。亲属发现后,心急如焚,紧急将其送往怀柔医院急诊科。
然而,入院后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因无法言语、识字,刘大爷只能用焦急的“啊啊”声和手势表达不适,亲属在旁协助“翻译”也难以准确传递病情。关键时刻,王娟迅速赶到现场。她蹲下身子与老人平视,用模仿肢体动作、绘制简易图示等方式耐心沟通,抬手询问手臂是否疼痛,指头等方式确认头部状况。在她的引导下,刘大爷逐渐放松,通过点头、摇头回应,艰难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经详细检查,老人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出现进展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等严重后果。王娟立即召集多科室紧急会诊,凭借丰富经验,果断决定实施溶栓治疗。为确保老人理解治疗方案,王娟再次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溶栓比作“疏通血管”,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
在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溶栓治疗迅速启动。护士精准配药、连接仪器,医生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每一个环节都严谨有序。随着时间推移,奇迹降临:刘大爷原本僵硬的左手开始恢复知觉,下肢也逐渐有了活动能力。亲属喜极而泣,医护人员也长舒一口气。
经过后续精心治疗与护理,刘大爷已能独立下床行走,生活基本自理。每天,他都会用灿烂的笑容和生疏的手语,向守护他的白衣天使致谢。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展现了医护团队的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更彰显了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脑病科的硬核实力。脑病科作为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重点专科,近年来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应急演练,并建立24小时溶栓二线听班制,确保卒中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目前,科室已获评北京防治卒中中心、入选北京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成为区域内守护卒中患者生命的坚实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