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5日,第十八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七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隆重举行。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携国粹岐黄与特色中医药文创产品精彩亮相,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全面参与的方式,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幕式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增刚致开幕辞,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宣布活动开幕。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李德娟、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张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路斌、北京市药监局二级巡视员周立新共同启动了“京彩四季·京彩中医”北京中医药文旅消费季工程。

随后,16个区代表上台参加中医药数智小屋钥匙交接仪式。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艾颖、丰台区宛平街道副主任郝文静代表丰台区上台接受授牌。
市集展位引关注,文创产品绽魅力
5月23日,地坛公园文化市集区热闹喧嚣、人来人往,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展位格外引人注目。

此次展出的中医药文创产品充分彰显创新性与实用性。实用艾灸盒采用先进的定点控温技术,有效攻克了传统艾灸过程中易烫伤皮肤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艾灸的安全性与舒适度;砭石保健手套借助砭石的天然特性,能够精准刺激人体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兼具实用价值与创新理念。

这些独具特色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围观、咨询了解,现场咨询声此起彼伏,充分展现了民众对中医药文创产品的浓厚兴趣。
互动体验趣味多,传统疗法获认可
医院在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在艾灸及砭石疗法科普区,工作人员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讲解艾灸和砭石疗法的历史渊源、科学原理及显著功效,帮助市民深入了解传统中医疗法的独特魅力与实用价值。

在体验区内,市民亲身体验艾灸的温热渗透与砭石按摩的舒缓效果,感受传统中医疗法的神奇疗效。市民王女士在体验后连连称赞道:“这些传统疗法实用性很强,操作方法简便易学,改良后的艾灸盒和砭石小手套更适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居家康养,中医药真是很神奇也很简便易廉。”
非遗展示显底蕴,多元产品引赞叹
除文化市集区的精彩展示外,医院在非遗传承区同样展现出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这里陈列着多种非遗中药手工香牌,如具有提神醒脑功效的梦觉香、有助于安神助眠的安神香、可清新空气的碧云散等;线香品类丰富多样,包括散发着独特芬芳的鹅梨帐中香、蕴含文人雅趣的二苏旧居、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仙草古香,以及经典的沉香、檀香等;五行香珠手串则巧妙地将中医药五行理论与珠宝饰品相结合,兼具美观性与佩戴意义。这些非遗产品让市民近距离领略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线上宣传形式多,云上课堂传健康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医院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宣传推广。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文化节相关信息,让更多人了解活动动态。




同时,医院积极参与“岐黄论健”7日直播活动,共举办4场高质量直播。直播过程中,权威专家围绕节气养生、慢病防控等民众关心的热门健康话题,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深入剖析中医养生知识的科学内涵,为广大观众提供专业、实用的健康指导,成功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云课堂,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线观看与互动。
市集体验馆齐发力,文旅地图助推广
此外,医院还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中医药文旅消费季主题市集与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活动,并发布“中医药文旅消费”地图。该地图整合了区域内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景点,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的中医药文化体验与消费指南,有效促进了中医药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活动,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多元化的展示与互动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为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医药文化视觉盛宴。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积极探索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提升大众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