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为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交流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探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西医诊治妇科疾病的能力,成功举办“首都国医名师孙立华主任诞辰92周年暨傅方珍名老中医、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学术研讨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庞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黄欲晓出席研讨会并致辞。首届岐黄学者马堃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名老中医傅方珍经验传承研究专项负责人高山凤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名老中医孙立华经验传承研究专项负责人陈燕霞主治医师、马堃北京中医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成员周洁主治医师;孙立华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市妇幼名医马堃工作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琼海市中医院马堃岐黄工作室、阜新市中医院马堃岐黄工作室传承团队全体人员以及从事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的同道等近5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谢京红主任医师主持。

傅方珍名老中医、孙立华首都国医名师、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部分传承人合影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庞博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西苑医院妇科学术脉络源远流长,学术理论博大精深,学术薪火代有传人。傅方珍名老中医、孙立华首都国医名师、马堃岐黄学者即是杰出代表,传承人、传承团队、传承室站在全面继承、学习、实践、创新基础上,一是要继续增强能力、服务群众,利用好传承室站,创新覆盖生命全周期的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有序延伸下沉;二是要继续遵循规律、发挥优势,传承好西苑医院妇科专科、学科特色优势,凝练产出一批特色方药、特色技术;三是要继续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勇于在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改革上不断探索,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挺膺担当,输出中医妇科传承创新体系代表性实践成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庞博副院长致辞
西苑医院妇科黄欲晓主任总结回顾了西苑医院妇科的创办历史,和西苑妇科汇聚了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诊疗体系。饮水思源,在孙老师诞辰92周年之际,深切地追思缅怀傅方珍教授、孙立华教授这样的中医妇科领域杰出代表,鼓励和期盼青年医者能传承好她们的学术思想和医德风范。傅方珍教授融会贯通各家的学术思想,临床诊病中重视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变化,强调“命门”的生理功能,主张中西医合参,倡导中西医理论互相取长补短,精研妇科,潜心临床,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马堃教授作为新一代的岐黄学者,代表了中医事业蓬勃发展的中间力量,肩负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在孙立华教授诞辰92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搭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体现了名医名家工作室在推动中医经验传承、促进学术交流、培养人才方面的高度责任感,是推动中医学术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最后,黄主任期盼后辈医者能传承好、发展好傅方珍名老中医、孙立华首都国医名师、马堃岐黄学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中医妇科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黄欲晓主任致辞
在学术讲座环节,首届岐黄学者马堃研究员指出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不孕不育率快速上升,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ODI)具有独特优势。首都国医名师孙立华教授重视气血,尤重理血,调经种子,尤重调经,毕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诊治“妇科出血性疾病”,形成了独特的益气养阴化瘀止血法的特色诊疗体系。名老中医傅方珍教授强调命门天癸调节阴阳主生殖的作用,指出命门为肾中之阳,天癸为肾中阴精,天癸、命门均属于肾,一水一火,水火既济,是生殖之本;傅老在治疗不孕症中,认为肾虚冲任失调为根本,补肾调经为基本治疗原则,强调组方平和,灵活用药,中西医兼收并蓄。马堃教授传承并创新发展了孙立华教授、傅方珍教授的学术思想,致力于ODI临床研究40年,证实“肾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验证了补肾活血法治疗OD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形成了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ODI的诊疗方案,并结合补肾活血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典型案例,再次证实补肾活血法治疗ODI安全有效,既发挥了中医药诊疗的优势,又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突出了中医“调经种子”的特色优势。同时,她还强调天癸对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天癸的充盈与否直接关系到女性的生殖能力。马堃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不仅为OD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为中医药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岐黄学者马堃研究员汇报《运用“以证统病”构建孙立华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传承研究》
高山凤主任医师详细介绍了西苑医院妇科的传承脉络,总结指出西苑医院妇科经三代人传承,形成了深厚的医学积淀与诊疗智慧,打造了底蕴丰厚的中医特色学科。她重点介绍了傅方珍教授“命门-天癸-奇经”学说,强调脾肾同调与祛湿法的应用,详解其独创的化湿、燥湿、利湿等六大祛湿法在盆腔炎、盆腔包裹性积液等疾病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傅老常用方剂,如阳和汤、参苓白术散等。高主任还介绍了孙立华研究员“益气养阴、化瘀止血”法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特色,及“补肾活血”法治疗不孕不育的思想,展示了“固经冲剂”“补肾促卵冲剂”等制剂的研发历程与科技成果。马堃教授对傅老、孙老的学术思想进一步传承创新,系统研究ODI发病与治疗机制,建立多个传承工作室,培养数十名硕博士人才,并提及傅老相关专著即将出版,“颐坤颗粒”等经验方转化落地等学术传承进展情况。

高山凤主任医师汇报《名老中医傅方珍、孙立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陈燕霞主治医师分享了名老中医孙立华教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经验,系统阐释其学术思想与诊疗精髓。西医出身的孙老,融合《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等经典著作学术思想,形成其独特诊疗体系。她从事中医妇科60余年,她专注妇科出血性疾病研究,研发“调经止血冲剂”等制剂,荣获多项科技进步奖。陈燕霞主治医师重点解析了孙老的核心学术思想:强调整体观念与三因治宜;倡导辨病与辨证结合;重视气血与肝脾肾同调,尤重冲任二脉。针对异常子宫出血,孙立华提出“塞流澄源并治、标本兼顾”原则,出血期常用参芪固气止血,非出血期则辨证施以益气、清热、化瘀三法,复旧阶段脾肾并重,最后通过典型病案展示了孙老的用药思路——善用甘平之品,忌猛峻攻伐,巧用花类药疏调气血,体现“药以冲和为贵”的理念。

陈燕霞主治医师汇报《名老中医孙立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经验》
高聪博士研究生就孙立华名老中医工作室及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示范案例项目进行汇报。首都国医名师孙立华教授在西苑医院深耕中医妇科60余年,推动了西苑医院妇科的发展。2017年“孙立华名老中医工作室”获批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2023年“运用‘以证统病’构建孙立华诊治排卵障碍不孕症传承研究”获批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示范案例项目,由首届岐黄学者马堃教授带领工作室团队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工作室成果丰硕,已发表百余篇核心期刊论文,出版多部学术著作,荣获多项科技奖励,培养了数十名学术继承人,形成了运用“以证统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诊治ODI的特色。马堃教授作为工作室的标杆性人物,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带领团队开展一系列标准化行动,制定的《女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并正在积极进行指南推广工作。工作室团队每周进行线上学习,未来计划进一步深化学术传承研究,加强多学科合作,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为中医妇科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高聪博士汇报《孙立华工作室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示范案例项目 》
周洁主治医师从马堃北京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概况、人才培养、学术继承、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为促进首都妇幼健康领域中医名医学术经验推广,将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于2021年开始共同开展北京市中医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落户工程。工作室自成立至今,共培养4名学术继承人,5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工作室团队每周参与专题文献学习,深入学习马堃教授学术思想。工作室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跟师学习,继承人能够熟练运用马堃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工作室团队成员门诊量也逐年递增。在学术继承方面,工作室团队成员参与制定了3项临床诊疗指南和1项专家共识,为中医妇幼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洁主治医师做马堃北京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工作汇报
李小叶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的创办历程以及工作室人才队伍建设,并对工作室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每月参与线上学习,内容包括病例分享、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学习马堃教授的临床经验及用药思路。人才培养方面,派遣医师于西苑医院进修学习,参与举办国家级和北京市级学术会议。2024年12月“马堃中医妇科山西工作室”成功获批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目前正在初步建设阶段。最后,李小叶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工作室的下一步的建设计划,旨在通过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的成立及运行,提升工作室团队成员的临床诊疗及科研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李小叶副主任医师做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汇报
牛向馨主任介绍琼海市中医院“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目前正在筹备中,她对琼海市中医院和医院妇科进行了详细介绍,期望未来通过工作室的交流学习,能提升工作室团队成员的临床诊疗及科研能力,为海南地区人民群众带来福音。

牛向馨主任医师做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汇报
郗秀英副主任医师对阜新市中医院“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建设目标上,期望通过工作室搭建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专业人才,高效传承学习马堃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诊疗技术,形成可推广的诊疗体系。计划对马堃教授擅长领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进行总结,形成临床诊疗方案,建立优势病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郗秀英副主任医师《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汇报》
最后谢京红主任医师对本次研讨会作闭幕总结,经过一下午的紧张学习,“首都国医名师孙立华主任诞辰92周年暨傅方珍名老中医、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她感谢与会领导的支持,感谢傅方珍名老中医、孙立华首都国医名师、马堃岐黄学者三代人为中医妇科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感谢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及全体传承人员,期望传承人能学有所获,对与会人员的临床实践有所启发,同时期待能够再次与各位同道相聚,共同探讨和分享更多的学术成果,最后,宣布此次研讨会顺利结束。

谢京红主任医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