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三伏天更是高温湿热,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脑病科提醒您:夏季阳气外浮,心火旺盛,加之暑湿困脾,容易扰动心神,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睡眠浅等问题。
三伏天失眠的三大元凶
1 、高温湿热作祟
夜间温度>28℃时,人体核心温度(入睡需降低0.5~1℃)难以下降,湿度大(大于70%)导致汗液蒸发受阻,引发烦躁感。
2 、昼夜节律紊乱
夏季日照时间延长导致褪黑素分泌延迟,电子设备蓝光进一步抑制褪黑素,冷热交替刺激交感神经兴奋。
3 、饮食陷阱
中医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夜宵撸串火锅+冰啤酒、过量绿豆汤或冷饮等,均会加重胃肠负担。
中医助眠小窍门
1 、穴位按摩
睡前按压“安眠三穴”:神门穴、三阴交穴、涌泉穴,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2 、耳穴压豆
在耳部交感穴、皮质下、肝穴、心穴、脾穴、肾穴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按压,以耳廓有发热、酸麻胀感为宜,每日按压3次,每隔2日重新压豆,两耳交替。
3 、八段锦或五禽戏
可以伸展筋骨,放松神经、肌肉,促进睡眠。建议白天进行锻炼,每天2次,20分钟/次,1周进行5次。
4 、饮食调理
心火旺者:莲子心3g+淡竹叶5g代茶饮;
脾胃虚者:茯苓10g+山药15g煮粥;
阴虚者:麦冬10g+百合10g炖汤;
肝郁者:玫瑰花5朵+陈皮3g代茶饮。
5 、药枕+足浴
药枕基础配方:合欢皮100g+薰衣草50g+柏子仁30g,肝火旺加菊花50g,血虚加当归30g;
足浴通用方:艾叶15g+夜交藤20g,手脚冰凉加肉桂10g。
以上建议经过医生辨证后再使用。
就医信号
如果连续3天睡不着,还出现心悸、头晕、记忆断片、幻听、手抖或情绪持续低落,别当“熬夜后遗症”硬扛,建议立即就医筛查潜在器质或精神类疾病,越早干预恢复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