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中医药新闻

永定岐黄书院举办首届中医药国际交流沙龙,海内外同仁共绘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新图景

日期: 2025-09-15 来源: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金秋送爽,文脉赓续。2025年9月12日下午,永定岐黄书院第一届中医药国际交流沙龙在丰台区宛平城赤脚医生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沙龙由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处长李峰带领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副院长郝天智及其团队,以及来自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毛里求斯的华人华侨中医药界代表参加了此次沙龙。沙龙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共探国际化发展”为核心议题,共话中医药海外传承创新路径,共商国际合作发展大计。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循着“赤脚医生博物馆—中医药数智小屋—文创中心—宛平国医馆”的参观路线,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旅元素的深度融合。在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人员的专业讲解下,众人透过赤脚医生主题展的珍贵史料,回溯中医药服务基层的发展历程;通过中医药数智小屋五大经典模块的实操体验,触摸中医药数字化发展的前沿成果;聆听中医药文创展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体会传统中医药的当代创新表达。这场实地探访,不仅让海内外同仁直观感知丰台区“中医药+文旅”融合的实践成效,更为后续交流研讨筑牢了认知根基。

参观结束后,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许鑫从医疗服务、科研教学、文化传承三大维度,系统分享医院发展成果:在重点专科建设上,打造特色诊疗品牌;在文化平台打造上,构建多元传播载体;在健康干预服务上,创新惠民服务模式。这些扎实的实践成果,为海内外中医药界开展深度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讨交流环节成为本次沙龙的“思想盛宴”,与会嘉宾围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海外中医药发展经验分享”议题中,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副总会长张家玄梳理当地中医药政策演进脉络,从2001年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并行纳入卫生体系,到2016年传统医药立法明确从业者法定地位,再到当前7类传统与辅助医学领域的规范化注册管理,同时详解中国中医药人才赴马执业的核心条件;匈牙利代表分享欧洲首个中医药立法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及疫情期间中医药在当地的临床应用与中匈合作基础;美国代表聚焦中医药临床疗效,围绕张仲景《伤寒论》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专业探讨;日本代表则介绍中日在中医药技术交流、药物及健康食品开发、跨境电商合作等领域的成果,尤其分享当地在认知症早筛、诊断、治疗与护理方面的成熟体系。

在“中医药国际合作探讨”议题中,各方聚焦“中医药+文旅”融合、跨境医疗合作、学术成果转化三大方向建言献策。法国代表结合当地实践,提出以临床多中心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为合作切入点,同时分享试种中药材的创新探索;澳大利亚、英国、毛里求斯的代表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当地中医药发展现状与国际合作思路,并就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海外华人华侨中医药同仁的合作提出具体设想,为后续合作落地提供了清晰路径。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许鑫表示,医院将以永定岐黄书院为平台,持续深化与海内外中医药界的协作,在文化传播、医疗合作、科研创新等领域探索更多务实举措,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让这一千年瑰宝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处长李峰对沙龙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本次沙龙搭建起海内外中医药界高效对接的桥梁,有效促进了信息对称与资源整合,期待各方将交流成果转化为实际合作项目,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活动最后,参会人员纷纷合影,定格这份跨越山海的的中医药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