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桥街道积极响应北京市中医药三成健康街道建设项目的号召,坚持以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为着力点,依托辖区“三山五园”自然文化禀赋和中医药资源,在市中医药局及区卫健委的有力指导下,精心谋划,科学设计,力争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温度的中医健康街区品牌。通过系列举措,满足地区百姓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营造“识中医、懂中医、用中医”的地区健康氛围,为健康北京贡献力量。
一、高标准举办启动仪式,凝聚各方共建合力
街道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优势,统筹各方资源,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8月21日,街道在良业光科技馆举行三成建设启动仪式,邀请到了市、区领导以及辖区有关单位参加。现场不仅发布了详细创建方案,还为包括西苑医院专家在内的6名中医药专家及园林植物领域专家颁发特聘顾问证书,为建设工作提供专业支撑。同时,街道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更深入紧密的合作,探索以文化、旅游、中医药、产业等方面融合,满足地区百姓多元化健康需求,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构建中医药特色街道新名片。
二、融合“三山五园”文化,举办特色中医药活动
为探索中医药文化与三山五园文化融合传承的新路径,搭建老百姓与中医药文化深度对话、亲密互动的平台,街道与圆明园管理处联合举办“百草为媒・爱在海淀”主题游园会及“御苑杏林听五音・七夕诉爱映星河”专场音乐会两大活动。8月29日,在圆明园春泽斋举行的游园会,依托圆明园景区内自然生长的60余种珍贵中草药资源,设计“闻香识药”“中医猜谜”“中药对对碰”“百草拼图”“五禽养生”五大闯关趣味游戏,让市民在互动中亲近中医药文化。8月30日的七夕专场音乐会以源自《黄帝内经》的“五音疗疾”理论为核心,邀请到了西苑医院的赵楠主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五音与脏腑养护的关联,按照“角、徵、宫、商、羽”五个板块,民乐团、弦乐团与合唱团分别进行演出。将中医药知识巧妙融入市民喜爱的音乐欣赏中,让中医药智慧从书页间走进日常生活,让三山五园的历史风韵与中医药的健康内涵在七夕氛围中实现了“1+1>2”的融合效果。
三、精准联动医疗资源,开展中医药“三进”活动
为推动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健康服务下沉,切实惠及地区群众,街道前期开展了17个社区的居民需求调查,形成详细的居民需求清单。以此为基础,与西苑医院、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准对接,有针对性地向社区居民提供义诊、健康讲座、八段锦教学等中医药服务。截至目前,西苑医院及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组建专家团队走进5个社区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后续将按计划在其余社区有序推进。
四、聚焦人才能力提升,精心组织专业化培训
为强化社区中医药服务力量,提升社区工作者中医药服务意识与健康素养,9月9日至11日,街道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中医药管理责任师专项培训。此次培训特邀包括西苑医院张艳玲主任、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玉爽主任等在内的7名专家授课,培训内容涵盖中医基本理论特点、中医体质辨识、中医适宜技术、季节养生、常见病预防等实用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助力17个社区的中医药管理责任师及志愿者将所学技能转化为服务居民的实际能力。
下一步,青龙桥街道将重点推进3个中医药健康宣传场所、3个中医角及2个中医功法锻炼场所的建设工作,营造更为浓厚的社区中医药氛围。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文化与三山五园文化的融合创新,联动颐和园、圆明园及龙湖星悦荟,开展“百草寻踪”游园打卡,探索文商旅融合路径;联合西苑医院打造药膳食堂,从中药茶饮、节气药膳套餐切入,让养生融入日常饮食;举办中医药文化集市,开展义诊、展示与互动等等。让中医药文化不仅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更成为服务百姓健康的“民生实事”,为健康北京、健康海淀建设注入基层力量,让群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收获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