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中医药办发〔2016〕43号)工作安排,2020年将继续举行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活动。现将北京地区参与该项活动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大赛面向行业内外征集推广一批中医药短视频,记录百姓身边中医故事,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和文化理念、展现中医药人形象风采,反映中医药事业发展壮阔画卷。
同时,通过组织分省、分地域的短视频集中展播,不断形成强大流量,提升大赛影响,不断引发学习弘扬中医药的热潮,坚定文化自信。
二、活动主题
生活处处有中医
三、组织机构
(一)指导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平台支持
抖音
(四)专家团队
大赛邀请中医药、影视制作及新闻传播等领域相关专家组成专家团队,负责指导大赛组织开展,审核评审大赛参赛作品,担任集中展播访谈嘉宾等。
1. 中医药领域专家建议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刘金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孙光荣(国医大师)
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陆 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赵中振(香港浸会大学教授)
贺兴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原司长)
徐文兵(北京厚朴学堂堂主)
温长路(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
樊正伦(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研究室主任)
2. 影视制作及新闻传播等领域建议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冯定祥(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台长)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杨生平(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赵军胜(央视网科教纪录中心总监)
宣明东(新华社音视频新闻编辑部党委副书记)
唐远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董关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楚利彬(导演、独立制作人)
四、作品要求
(一)作品形式
制作手法不限,拍摄类视频、剪辑类视频均可,时长在15秒至90秒(一般控制在60秒内),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竖屏或者横屏),格式为MP4视频文件。画面清晰连贯,色彩自然。可选择配背景音乐和解说。视频中的文字应该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
(二)作品内容
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注重知识性、文化性、通俗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统一,涉及中医药专业内容准确无误。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1. 护航健康,养生达人说。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及技能,传播中医药健康理念,做正确、规范的中医药科普。
2. 本草中国,中药世界览。介绍中药种植、采摘、炮制、鉴定、煎煮等内容,帮助人们认识了解、合理使用中药材。
3. 杏林飘香,国医风采秀。展示中医医师工作生活日常及临床趣事等,展现中医药人不忘初心、大医精诚的精神风貌。
4. 话说岐黄,中医精粹赏。介绍中医药文化内涵、历史、典故、医家故事,展示中医药非遗技艺,传播中医药文化。
(三)其他
1. 参赛作品必须确保原创,参赛方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一经发现涉嫌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将取消参赛机构或个人参赛资格,所有损失及法律责任均由参赛方承担。
2. 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如出现上述纠纷,将取消参赛机构或个人参赛资格,所有损失及法律责任均由参赛方承担。
3. 参赛作品中一律不得标注与作品内容无关的信息,不得夹杂药品、平台或其他商业宣传推广内容。
4. 所有参赛作品自提交之日起,即视为许可大赛组织方以公益宣传为目的,自身或授权给第三方无偿永久使用和传播、推广作品。使用和传播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手机、平面媒体等。大赛组织方尊重和保留作者的署名权,不另付稿酬。
5. 大赛组织方根据本活动方案的有关安排向相关参赛机构或个人颁发证书,不再支付任何报酬和费用。参赛方不得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向大赛组织方主张分享其参赛作品带来的利润或者其他利益。
五、赛程安排
(一)大赛平台
1. 抖音
(1)开设话题词#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生活处处有中医。
(2)联合"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举办系列线上直播活动。
2.今日头条、西瓜视频
(1)联合"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举办系列线上直播活动。
3. "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
(1)设置报名通道,按个人报名、机构报名区分(11月9日零点开启报名通道,微信搜索小程序"杏林王者升级版"即可)。
(2)联合大赛官方抖音号、头条号举办系列线上直播活动。
(二)赛程设置及参赛方式
1. 大赛预热(2020年10月~11月)
大赛组织方拍摄制作宣传片,通过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及"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等网络平台发动全社会参与。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报名参加比赛。
2. 报名及作品征集(2020年11月~12月)
(1)各参赛人员应于11月30日前将报名表、入驻今日头条申请信息表、入驻抖音申请信息表或抖音机构认证申请公函及承诺书盖章扫描版及word版(见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发送至我局邮箱(zyjkjc@126.com),邮件名称格式为"第二届全国中医药知识大赛参赛作品-XX单位"(因邮件较多,请务必以该格式命名邮件,否则不予收取)。我局汇总后将统一报送至大赛组织方。
(2)大赛组织方对报名信息进行汇总,协调抖音、今日头条对符合相关要求的参赛机构抖音号、头条号进行认证(本系统机关及事业单位、公立三级以上医疗机构、专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抖音号、头条号均可认证。其中,本系统机关、公立三甲医院、学会协会<总会及省级分会>认证头条号、抖音号时分别使用附件2、附件3函件进行填写盖章。本系统事业单位<事业单位需提供营业执照照片>、公立二甲医院或专业高等院校、系、科研机构及学会、协会<省级以下分会>等单位认证头条号、抖音号时分别使用附件2、附件4函件进行填写盖章。认证后可获准直接发布医药类科普短视频)。获准发布医药类科普短视频的参赛机构可在已认证抖音号带两个话题词"#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及"#生活处处有中医"并@大赛官方抖音号自行发布参赛作品,同时通过"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向大赛组织方提交参赛作品。其他组织或个人,可通过"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报名参赛,将参赛作品按作品主题分类上传到小程序后台。审核通过后,由大赛官方抖音号进行发布、展示、推广。
(3)为弘扬主旋律正能量,保证选题内容丰富,避免重复单调,各省参赛视频中,需考虑反映当地中医药特色。
3. 宣传推广(2021年1月~2月)
(1)大赛组织方将所有参赛作品按作品主题分类,分别在抖音和"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等平台进行集中展播及宣传推广。
(2)大赛组织方通过抖音、今日头条和"杏林王者升级版"小程序等网络平台定期举办系列线上直播活动,邀请大赛专家团队成员,浏览量、点赞量或评论量较高短视频制作者等参加直播活动,提高影响力、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
(3)组织开展分省或地域展播宣传日活动,集中展播推介某省份或地区参赛作品及当地中医药特色,并同时邀请当地知名人士、中医药专家或作品创作人进行访谈直播,提高大赛影响力,烘托大赛气氛,为总决赛活动造势。
4. 全国评选及获奖作品(2021年3月)
根据专家团队评审意见及网络数据,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颁布大赛团体组织奖以及单项作品奖的获奖名单。
六、奖项设置及评选方式
(一)作品奖项
1. 最佳作品奖 10名
2. 最佳创意奖 10名
3. 最佳拍摄奖 10名
4. 最佳剪辑奖 10名
5. 最佳人气奖 10名
最佳人气作品奖根据网络数据统计确定,其他奖项由专家团队综合评议。各奖项不可兼得。如最佳人气结果前十名与专家评审产生的奖项出现重合,则保留专家评审产生奖项,按照网络数据结果增补产生相应数量的人气作品。
(二)团体组织奖 10名
专家团队从内容种类达标、创意、拍摄、制作等方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及局直属各单位参赛作品质量及活动参与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大赛组织方对全部赛程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及局直属各单位参赛作品总体流量点赞等网络数据情况进行统计打分。两项分数加权后,排名前十的单位为团体组织奖。
七、活动时间
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进行网络展示和专家评审。评审结束后,获奖作品将择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平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新媒体平台、大型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等进行展播宣传。
八、工作要求
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充分调动医疗机构、中医药院校和社会各界短视频创作者、中医药爱好者的积极性,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要加强作品创作把关力度,确保作品的严谨规范。要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各类媒体,积极刊发、展播优秀作品,充分发挥好获奖作品的文化传播作用。
大赛未尽事项及法律声明之修改和更新权属于大赛组织方所有,大赛组织方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联系人:
(1)活动咨询(全国)
杨桂晓15210018378 刘 波18600040892
蒋 杰18515506068 王利广13811802851
(2)活动咨询(北京市)
刘 楠 010-83970053
附件:
1.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报名表
2.政府机构入驻今日头条申请信息表
3.机构入驻抖音申请信息表
4.抖音机构认证申请公函
5.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承诺书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2020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