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中医药新闻

丰台区“AI+中医药”研修班顺利召开,合力擘画智能医疗崭新蓝图

日期: 2025-11-17 来源: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11月7日,丰台区中医药管理干部研修班——AI赋能医疗管理专题在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

此次研修班由丰台区卫生健康委主办、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战略号召,着力推动中医药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区域中医药事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来自全区28家 医疗机构的70余名管理骨干齐聚一堂,携手探寻中医药智能化发展的崭新路径。本次研修班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宋大迁主持。

医院党委书记彭飞在致辞中表示,承办此次高规格研修班,是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以未来为导向、主动谋求变革的战略抉择,更是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她表示,医院在实践中已深刻感受到AI在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诊疗流程以及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方面的巨大潜力。希望以此次研修班为契机,搭建起协同创新平台,与各方携手共同探索“AI+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丰台特色新模式。

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艾颖在讲话中着重强调,此次培训是“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战略在丰台这片土地上深度交汇的生动实践。她指出,当下正值“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与人工智能创新行动的关键历史机遇期,提升管理干部的数字化领导力,已然成为破解中医药服务难题、驱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核心要素,期望学员们能够汲取前沿智慧、凝聚创新共识,共同将人工智能的潜力转化为医疗管理实践的力量,将所学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区域中医药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

构建核心梯队,促进协同共进

本次研修班汇聚了来自全区28家医疗卫生机构的70余名管理骨干,既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等各医院分管院领导,又有区内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或副主任以及各医疗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构成推动区域AI技术落地应用的强大核心力量。

此次研修班旨在打造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智能化发展核心梯队,确保AI赋能中医药的理念和技术能够在丰台区各级医疗机构中实现协同推进、有效落地。

洞见创新蓝图,同探AI前景

在理论研修环节,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带来了极具前瞻性的精彩分享,为学员们清晰勾勒出AI赋能医疗的美好蓝图。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严治博士,对AI医学的政策脉络与产业生态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解读,为学员们搭建起宏观的政策框架认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助理李子孝教授,现场分享了“天枢大模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的突破性应用,展现了AI在专业医疗领域的强大实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实验中心副主任高磊副主任医师,围绕“中医数字脑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名中医经验的数字化传承与智能化解构路径,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赵晨副研究员,以“数智赋能中医药循证研究”为主题,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数智技术处理海量临床数据,为中医药疗效提供高级别的科学证据,彰显了数智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管理中心马兆辉高级工程师,展示了广安“岐智大模型”在中医智能问诊、辅助开方等场景中的实践应用,揭示了AI在传承与发展中医智慧方面的广阔前景。

亲身体验科技,领略硬核实力

为使先进的理念能够真正落地生根,研修班精心组织学员深入医疗科技企业一线,亲身感受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硬核力量。

在医准智能科技,学员们亲眼目睹了AI如何实现CT、超声影像的实时辅助诊断,显著提升了诊断的精准度和效率,深刻体会到AI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巨大优势。

在维卓致远,混合现实(MR)技术将手术规划以全息影像的形式生动呈现,让原本复杂的手术方案变得直观可视,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在新长征医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大国重器”映入眼帘,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航天技术转化应用于高端医疗装备的创新实力,为我国医疗装备的自主创新发展感到自豪。

这些前沿科技的亲身体验,为医院及丰台区未来在智能诊断、数字手术、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等方面的探索提供了直观的参考和创新的思路。

本次研修班成功将前沿理论与实地感知深度融合,为全区中医药管理骨干搭建了一个极为宝贵的集中学习与交流平台,有效凝聚了区域“AI+中医药”协同发展的广泛共识,为丰台区中医药事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